日本终开首例!批准他和他男朋友领养孩子了
同志情侣共同领养孩子,并养育长大,在外国已不是稀罕事。
在日本,却是前所未闻。日本大阪市有一对男同情侣,一个30多岁,另一个40多岁。感情稳定,收入稳定,组成家庭,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。除了没有结婚证,他们几乎与异性夫妻无不同。前年秋天,两人向大阪市的儿童咨商中心申请日本领养制度的“养父母”资格。
要获批这个资格,不仅要考核申请人的经济条件,还需要申请人完成必须参加的讲座、参观儿童福利院等设施。接受咨商中心调查,经大阪市社会福祉审议会的审议通过。
终于在去年12月22日,正式获批养父母资格。今年2月,他俩以一家人身份,正式接受大阪市委托,将一名10几岁的男孩领回家一起生活。目前状况不错,孩子会跟他俩聊学校的事聊朋友的事。两个爸爸觉得这多少算是孩子在生活环境安定后,呈现出的自然反应吧。
之前,东京都曾有一对女同情侣,分别以个人形式获批单身者养母资格后,再抚养养子。而大阪的这对男同情侣则从开始就以家庭形式申请资格,再以家庭为单位,迎来这个家的养子,成为日本首例。
消息一经传出,震惊社会。毕竟,日本只是看起来极为西化,骨子里却异常保守的国家。它脱离亚洲,先进发达如西方,模仿西化做派,包括看待性取向问题。
霓虹灯里的同志吧,是不是同志都能进去喝一杯并收获欢乐。娱乐圈里公开出柜的艺人不少,他们人气不低,依旧受大众欢迎。
搞笑艺人はるな愛
化妆大师IKKO
著名排舞师KABA.ちゃん
但他们只能是逗人一乐的综艺咖,偶尔客串日剧,多些喜剧元素。
数月前,被前男友爆料吸毒的当红男星成宫宽贵突然宣布引退。
比起被人爆料吸毒,他在最后的亲笔公开信中表示:“从事这份工作,绝对不愿为人所知的性取向部分被放大公开……感觉快要被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恐怖、不安、绝望感给压垮。一想到今后,个人隐私将因他人恶意,被进一步持续暴露在世人面前,我已无丝毫承受得住的可能。”
一部日剧或一部电影的主演,演艺界的主流,他(她)的性取向一定是符合固有道德观念的。即便种种迹象呼之欲出,也要将假装进行到底,各方默契着不戳穿窗户纸。
熟悉日娱的同学
知道这张图的内涵吗?
日本所谓的开放,就像伪君子在心里刻画的正襟危坐君子像。社会规矩,社会价值道德观,制造这些,并有话语权决定权的仍是封建保守脑子的老人们。它骨子里封建保守得,没准儿比现代中国还要顽固。
大阪男同伴侣领养孩子一事被报道后,火速引发保守派与支持派,两派价值观的大对撞。不可否认,同志间的乱性行为给大众留下“随便”“容易得病”的脏印象。
公共浴室、温泉设施内的标注
保守人士普遍认为男同家庭不正常,没有真女人没有类似母爱的情感,难以培养孩子真正意义上的健全人格。同性恋双性恋者领养孩子会不会另有不可告人的目的?国外曾发生过长期性侵养子的恶例。
乍看似乎蛮有道理,可回顾这些社会新闻
《看了4岁娃被亲爹扔下悬崖新闻,你还会随口劝人“有了就生”吗? 》
《再次发生揪心惨案:日本一妈妈杀死4个孩子后自杀未遂,现已认罪被捕》
《契约情人,月入百万……新版大和拜金女们的「PaPa活」 》
爹是男的,妈是女的,单凭这条就有资格为人父母,成为好好养育孩子的保证吗?亲生父母不用经过资质考核就能当,哎,要能像养父母这样,经层层把关后才能当上就好了。
大阪市同性伴侣所选择的抚养方式,不是我们一般认为的从此孩子随他姓,户籍上变成亲子关系。更类似于替代福利院,代为养育孩子。
将孩子领回家,在家庭温情环绕里,在养父母给予的关注中成长,福利院的老师会下班,家里的爸爸妈妈一直都在。占有,拥有,不失去,体会这样的幸福,达成福利院无法取代的家庭作用。
全日本目前约有40000多名由于受父母虐待、家庭贫困、父母入狱过世等种种原因,必须生活在福利院的孩子。其中仅有一成左右的孩子,有幸生活在养父母家中。
为什么养父母是同性伴侣就很可怜?比起关系差的男女父母;暴力;家庭穷困潦倒;事与愿违之下被生出来,可有可无不被珍爱的孩子,要幸福10000000倍吧。更何况,用自己的钱去养育没入到自己户籍里的孩子,这不是神一般的人吗?你能做到吗?
新闻炒热此事后,这对同志伴侣发了公开声明:
「子どもが欲しい大人のためにある養子縁組ではなく、大人を必要としている子どものためにあるのが養育里親です。」
领养制度不是为了想要孩子的大人,而是为了需要大人的孩子而存在的。
读到这句话,不知你是否被撼动。
养育孩子不为满足大人自我沉醉在“看,我是个尽责的母亲”“我为孩子牺牲很多”的画面里,而是站在孩子角度,以孩子的视线,思考孩子的需求。要理清楚站在哪个“角度”,别说养父母、男同女同了,这世间多少男女夫妻型的亲爹妈都没意识过。
认识到孩子不是大人的所有物的人变多了。理所当然的认为哪怕没有血缘关系,也能在孩子身上投注父爱母爱,成为能如此认知的大人。同性伴侣哪里不行了?看看那些连日报道的虐待儿童新闻,因为父母是亲生的,所以就怎么地了?孩子是无辜的。
将来,我们孩子的班上,有个同学也许来自类似的领养家庭。开家长会、运动会时,他(她)家来的是两个爸爸或两个妈妈。有些些吃惊在所难免,我们和我们的孩子尽量学着放宽心胸,速度不要太缓慢。
世界那么大,有些事,无需你我赞成还是反对。
转载约稿请洽作者,「这里是东京」でした。
微信号:HEREISTOKYO或扫描下方二维码
争做日本中文公众号里的泥石流,净说些不成器大实话,隔三差五传送八卦的东京号还写过以下严肃有营养话题:
《投资日本房,不能少算这几笔成本账》知乎live将于4月29日开讲
《 “托儿所太难进!”日本妈妈们发飙了,网上怒曝落榜通知单》
《临终美学:老游乐园关闭前,拍温馨搞笑广告,跟全日本约最后一面》
《昨天,这位闻名日本的“虎面叔叔”终于摘掉面具,理由令人动容》
愿您常手滑,总点赞或转发
点赞转发不是打赏啦